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农委《2012年辽宁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8月10日
2012年辽宁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方案》精神,深入实施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巩固和发展粮食、农业生产的良好形势,确保我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粮食“九连丰”为目标,以粮食主产区、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立足抗灾夺丰收,突出科技挖潜力,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资金扶持、技术指导、考核奖励,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二)目标任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4685万亩,在不发生特大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不低于400亿斤,力争达到407亿斤的水平。
二、形成政策扶持合力,充分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三)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四补贴”和水稻大棚育秧财政补助、抗旱“坐水种”财政补助“两补助”,新增补贴向粮食主产区、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优化地方储备粮品种结构,加强粮食购销经营组织指导,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力争全年社会粮食收购量达到350亿斤,销售量达到360亿斤。
(四)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开展粮食生产绩效考评,将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指标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的绩效考核,建立省以下粮食生产监测调查制度,严格核实产粮大市、产粮大县及粮食高产创建区粮食生产数据。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奖励力度,继续对粮食种植面积大、总产增产幅度大、推广服务贡献大的产粮县、种粮售粮大户、管理科技人员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技人员科技兴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三、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巩固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五)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稳定谷物、豆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适度增加薯类、杂粮和粮饲、粮菜兼用作物的种植面积,重点扩大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种植比例,力争粮食播种面积增加25万亩以上。
(六)加大耕地保护和整治力度。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积极推进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并实施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多渠道筹集资金,搞好土地整理复垦和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努力扩大耕地补充面积,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控用地规模,强化土地挖潜,加强土地执法监管,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
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努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七)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节水滴灌农业工程、涝区综合治理、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重点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建立地方财政相对稳定的投入机制,搭建水利融资平台,拓展投资渠道,按照多干多补的原则,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八)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全省36个产粮大县为重点,加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继续实施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以良种推广和技术集成为核心,突出抓好1000万亩水稻增产、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1000万亩节水农业工程。提升36个粮食主产县(市)粮食生产能力,建设16个水稻、42个玉米、1个大豆、5个马铃薯国家级生产基地。全面完成年度节水工程建设任务,重点做好结构调整技术指导,建立和完善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实现高产、提质、增效。重点推进100万亩玉米、100万亩水稻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6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带动全省农业整体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在对全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给予普惠制补贴基础上,重点支持水稻现代化示范区内的辽中、大石桥、大洼、盘山、开原县(市)建设水稻大棚育秧中心,加快提高全省水稻育秧现代化水平。强化气象对现代农业的监测服务能力,在新民、辽中、苏家屯、大洼、喀左、开原、昌图、彰武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田作物(玉米、水稻)、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8个农业气象试验基地。
五、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九)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创新合力,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以上。集中资源,集成技术,促进良种良法结合、关键技术组合、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加快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争取主要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到540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6.9%;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实施规模,实施项目县26个,示范推广有机肥增施、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124万亩;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整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探索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加快保护性耕作、耕地深松、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等农机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全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水平达到68%以上。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通过科技特派员和区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站,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在关键农时季节,动员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指导服务,重点推广优质高产粮食作物新品种、膜下滴灌节水、玉米密植精播增产、水稻定量栽培等12项关键技术,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水利服务、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尽快实现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加强灌溉指导和节水灌溉技术服务,确保“节水增粮”行动顺利实施。建立农业与气象科技人员的合作机制,研发县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为农服务信息综合发布系统,联合发布大田和温室大棚农用天气预报、作物病虫害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灌溉量预报等服务产品。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覆盖面,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和完善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发布渠道,开展面向乡镇领导、农技人员、广大农民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十)继续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巩固扩大高产创建规模,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全省今年将重点围绕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和高粱作物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大力推进整县(市)、整乡(镇)整建制创建试点,各地要整合资源,集中资金,高标准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片,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推进高产创建与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相结合,加强研发条件建设,建设玉米、水稻新品种展示及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在玉米和水稻主产区建立示范区、辐射区,强化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推进高产创建与农业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示范项目区要大面积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力争率先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要发挥龙头企业、种子企业、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提高创建的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进高产创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做到同步跟进、配套实施,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大基地、大粮仓。
(十一)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加强农业灾害预测预警工作,制定各类灾害预防处置预案,健全灾害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大力推广抗灾增产技术,做到技术方案早出台、救灾物资早落实、防御措施早到位。加强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建立气象、农业部门针对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联合会商机制,强化对干旱、渍涝、低温、霜冻等灾害的监测预警,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监测、预警与影响评估服务。协调组织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及时开展旱区人工增雨作业和雹区防雹作业,力争全年增雨30亿立方米,最大限度减少冰雹灾害损失。一旦发生严重灾情,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派出工作督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帮助农民搞好灾后田间管理,抢抓时机改种补种,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落实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资金,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工作,切实保障恢复生产救灾物资需求。针对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或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的研判,强化联防联控、统防统治、群防群治,打赢区域性重大病虫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重大疫情阻截战,确保疫情不恶性蔓延、重大病虫不暴发为害。
六、强化部门协调配合,积极营造重视粮食生产氛围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全省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成立辽宁省推进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省粮食生产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委。省发展改革、科技、监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统计、气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地要强化责任落实,层层分解任务,加大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强化政策落实和项目资金监督检查。产粮大县(市)要成立由县(市)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工作小组,确保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投入上取得实效。
(十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在重要农时季节和抗灾救灾的关键时节,大力宣传各地抓粮食生产和抗灾救灾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营 造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
附件:辽宁省推进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省 农 委
2012年8月10日
附件:
辽宁省推进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赵化明 副省长
副组长:何焕秋 省政府副秘书长
刘长江 省农委主任
成 员:甄 杰 省纪委常委
徐力达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闫灵均 省科技厅副厅长
省财政厅副厅长
陈守力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省公务员局局长
赵延庆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陈 健 省农委副主任
赵福祥 省水利厅巡视员
魏红江 省统计局副局长
张彦平 省气象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