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部分 东北工业学校概况
第二部分 东北工业学校201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一、2016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2016年度收入决算表
三、2016年度支出决算表
四、2016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2016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2016年度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东北工业学校2016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东北工业学校概况
一、主要职责
东北工业学校(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创建于1984年。学校坐落于全国最美丽的边境城市——丹东,与朝鲜隔江相望。学校现校区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达16余万平方米,办学规模3000余人,建有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于一体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电工电子、动漫设计与制作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6个,校内实习实训室84个,校外实训基地126家。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实行35+10课堂授课新模式和辽地院式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生就业质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7人,兼职教师6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5人,辽宁省千层次人才2人,省、市级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5人,丹东市百名自然学学科带头人3人,丹东市科技评审专家28人,全体教师以“思想过得硬、观念跟得上、业务叫得响”为工作准则,秉承“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教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建设,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东北工业学校2016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无
第二部分 东北工业学校2016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报表
第三部分 东北工业学校2016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一)2016年收入总计8424.77万元,比2015年收入增加1248.86万元,主要是因为人员经费增加和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增加。
2016年收入包括:
1.财政拨款收入6031.75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031.75万元。
2.事业收入2386.60万元,主要是学费宿费等收入。
3.其他收入6.42万元,主要是银行利息收入。
4.上年结转和结余2364.47万元,主要是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设备购置专项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
(二)2016年支出总计8040.61万元,比2015年支出增加1695.05万元,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专项支出,所以2016年支出增加。
2016年支出包括:
1.基本支出3808.34万元,主要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298.3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754.4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55.57万元。
2.项目支出4232.27万元,主要包括实训基地专项、设备购置专项及基建等业务支出。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2748.63万元
主要是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设备购置专项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形成的结余。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一)总体情况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东北工业学校2016年整体财政拨款支出情况,既包括使用当年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2016年度财政拨款支出5667.6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306.14万元,项目支出2361.55万元。
(二)具体情况
2016年度财政拨款支出5667.69万元,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包括教育支出4801.0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2.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79.4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84.90万元。
1. 教育支出4801.09万元,包括:
(1)高等教育1668.04万元,主要是专用设备购置,基建和招生就业费支出。
(2)高等职业教育3071.23万元,主要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及对个人及家庭补助等支出以及专用设备购置和基建支出。其他职业教育61.82万元主要是教育资助专项支出。
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2.3万元,包括:事业单位离退休502.3万元,主要是离退休费支出。
3.医疗卫生支出179.40万元,包括:事业单位医疗179.40万元,主要是医保缴费支出。
4. 住房保障支出184.90万元,包括:住房公积金184.90万元,主要是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支出
三、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2016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38.4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1.22万元,比2015年增加1.22万元,增长122%,主要是2015年公务接待费由非税收入安排列支(2015年由非税收入安排的公务接待费为0.33万元),2016年公务接待费由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列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7.19万元。2016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比2015年减少1.08万元,下降2.89%,主要是降低车辆运行维护费等原因。2016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10辆
1、公务接待费1.22万元,主要用于2016年招生宣传、就业、联合办学等公务接待支出,2016年国内公务接待累计54批次,737人,1.22万元。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7.19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7.19万元。2016年购置公务车0辆,
四、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6年东北工业学校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单位为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费。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6年东北工业学校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440.04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1366.2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59.68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4.16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440.04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1070.56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74.34%。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东北工业学校共有车辆10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10辆。
(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要求,我校组织对2016年度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共涉及预算支出项目4个,涉及资金1514.30万元,自评覆盖率100%,自评平均分100.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省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上级补助收入:指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补助收入。
3.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4.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指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上缴的收入。
6.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7.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8.上年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9.基本支出:指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0.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1.“三公”经费: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2.教育(类)普通教育(款)高等教育(项):反映国家批准设立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部门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支出。
13.教育(类)职业教育(款)高等职业教育(项):反映国家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大学、专科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支出。
14.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反映实行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开支的离退休经费。
15.医疗卫生(类)医疗保障(款)事业单位医疗(项):反映财政部门集中安排的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行政单位的公费医疗经费,按国家规定享受离休人员、红军老战士待遇人员的医疗经费。
16.住房保障(类)住房改革(款)住房公积金(项):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打印文章】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