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是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主管、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坚持“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 准确刊载公开发布的省政府规章、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和省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等内容,是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权威发布平台。《政府公报》刊登的各类文件与正式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通过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向社会公开。纸质公报向全省乡以上各级党政机关,社区、村(居)委会以及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 政务(行政)服务大厅等政务公开机构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发放,公众、社会单位可到省、市、县(市、区)档案馆、图书馆、政务(行政)服务大厅查阅。也可登录辽宁省人民政府官网, 或关注“辽宁发布”微信公众号,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随时获取政府公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黄金管理局关于
促进全省黄金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13〕9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黄金管理局《关于促进全省黄金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3月18日      

关于促进全省黄金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黄金是国家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也是一种兼具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的特殊产品,在应对金融危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引导我省黄金行业健康发展,促进黄金资源有序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黄金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黄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原〔2012〕5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依法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4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全省黄金工业概况
  近年来,我省黄金工业克服资源禀赋相对较差、金矿规模小、基础差、分布偏远等困难,通过资源整合、探矿增储、扩能改造等手段努力提高产量和规模效益,取得了可喜成绩。不仅建成日处理规模3000吨的排山楼金矿等大型国有矿山,也拥有天利公司等国际先进水平的细菌氧化冶炼提金企业。
  (一)黄金产量和利税。2011年,全省黄金产量13743千克,其中,矿产金9163千克,冶炼厂产金3879千克,有色副产金701千克。矿产金产量比2010年增长13.7%。全省黄金工业实现利税7.6亿元。
  (二)生产能力及规模布局。全省黄金矿山日采选总能力9500吨。黄金矿山分布于全省12个市,但主要产能集中在阜新、朝阳及丹东3个地区。全省有金矿床(点)80余个,其中日采选规模超过200吨的金矿仅有14座,余下80%均为小型矿山,部分企业由于资源不足无法满负荷生产。
  (三)保有资源储量。截至2011年末,全省保有黄金资源储量金属量238吨,其中生产矿山保有资源储量76吨。
  (四)绿色矿山建设。通过技术改造和加大环境保护投入,黄金矿山环境保护和美化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以排山楼金矿、二道沟金矿、新都公司等为代表的中央企业均实现了“三废”达标排放,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2011年,排山楼金矿成为全国首批37个“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在日采选9500吨的生产能力及80多个黄金矿山(点)中,除排山楼规模达到3000吨/日,属国内领先大型金矿,其余皆为中小型金矿,其中,最大规模仅为700吨/日,最小的不足50吨/日,全省年产量过1吨的金矿只有排山楼1个,过500公斤的也只有二道沟等2座矿山。全省矿山平均年产量不足200公斤。我省金矿呈现了点多、面广、规模效益差、产业集中度低的特点。
  (二)资源利用率偏低。由于我省绝大多数为中小型金矿,一矿多开、大矿小开情况较普遍,加之小矿山技术、资金所限和利益驱动,采富弃贫,浪费资源严重,导致资源利用率极低。目前我省生产1吨黄金平均消耗储量近1.8吨,而大型金矿排山楼仅为1.2吨,资源利用的规模优势明显。
  (三)资源保障程度低。虽然全省保有储量238吨,但生产矿山保有储量仅有76吨,静态服务年限只有3年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原因是中小矿山缺技术力量、不重视地探投入,探采失衡,后备资源严重欠账;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金矿已转包给个体经营,短期行为严重,地探投入断档,造成资源危机的被动局面。由于新增储量不足,许多矿山已无法正常生产。
  (四)安全环保隐患依然存在。一些中小矿山特别是转包的矿山受利益驱动,安全环保意识薄弱,以包带管、投入不足,个别地区滥采乱挖有所抬头,致使许多金矿在尾矿库、民爆物品和危险化学品等管理上仍存在着较大隐患。
  三、主要目标
  充分利用“十二五”后3年的有利时机,促进我省黄金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资源勘查实现突破。“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强资源勘查,新增黄金资源储量300吨,扣除黄金开采消耗100吨左右,到2015年我省保有黄金资源储量达到420吨,比“十一五”期间增长20%以上。
  (二)黄金产量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黄金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保持10%以上,到2015年末,矿产金产量达到17吨,力争实现20吨,比2010年翻一番。
  (三)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取得突破。鼓励和支持有实力和资质的大型国有矿业公司通过重组和资源整合等方式兼并规模矿山周边及资源条件较好的小型矿山(点),发挥规模效益;矿权设置优先向大型国有黄金矿山倾斜,打造我省黄金领军企业;积极支持现有矿田内2家及多于2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减少中小型黄金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5年,通过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全省黄金日采选能力要达到16000吨,年产金2吨级矿山2座,年产金1吨级矿山3座以上。前10名矿山产金占全省70%。
  (四)清理整顿、有序进退。对未取得采矿证、黄金开采批准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工商执照擅自开采的、对上述证照未能办理延期换证的予以取缔关闭;对尾矿库危库、险库未按要求治理或治理后仍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对一个矿体存在多家开采、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矿权设置方案,已纳入资源整合范围的要予以关闭。到2015年,通过整合和整顿关闭,全省黄金矿山数要减少30%。
  (五)科技创新取得进展。加大科技投入,产学研相结合,低品位、难处理金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到“十二五”末,全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到70%以上;高效节能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六)绿色矿山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30%,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80%,矿山损毁土地得到全面复垦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率达到100%。做到黄金生产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同步,实现黄金工业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快企业兼并和结构调整步伐。支持和引进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这类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突出的大型央企、国有矿业公司进入辽宁,通过整合方式兼并我省中小型矿山(点),以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践行好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绿色矿山,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强做优我省黄金工业。
  (二)提高行业准入规模。为提高黄金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黄金采、选、冶企业最小规模为:露采矿山现有200吨/日,新建300吨/日,地下矿山现有及新建100吨/日;无配套采矿系统的独立选矿厂现有200吨/日,新建300吨/日;原料自供能力不足50%的独立氰化企业现有100吨/日,新建200吨/日;无配套采矿系统的独立堆浸现有750吨/日,新建1500吨/日;无配套采矿系统的独立黄金冶炼厂现有精矿处理能力100吨/日,新建200吨/日。积极支持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在辽宁投资新建日处理2000吨规模黄金冶炼厂。
  (三)加强全省黄金行业协调管理。我省各级黄金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黄金产业政策、规划、标准的监督执行,加强与国土、环保、安监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及时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黄金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加强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加强黄金开采批准书管理,一方面要为企业做好服务,及时做好申报工作。同时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要求,对现有已经取得黄金开采批准书的企业做好动态检查监督,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督促其进行整改,否则不再办理延续黄金开采批准书手续。发挥省黄金管理局和黄金协会在全省黄金行业管理中的专业优势,做好行业规划、统计、信息交流、科技创新、诚信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及时反映行业存在的问题与企业诉求,组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四)强化地质勘查工作。将黄金资源相对集中、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划定为重点开采区,重点规划和统筹安排黄金矿权设置与勘查活动,实现有序勘查、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加大地质勘查工作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黄金矿山探矿增储工作,为黄金生产提供稳定的资源保障。
  (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黄金开采及冶炼企业开展环境保护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对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及设施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放或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依法责令立即停产,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注(吊)销相关证照。行业管理要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做好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型,督促企业通过生态保护、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烟尘去毒、氰化废水无毒化、尾矿综合利用等,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行业发展的全过程。鼓励使用先进清洁采冶技术,禁止和淘汰工艺落后和破坏环境的采冶技术,做好矿山开采的生态恢复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实现黄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我省各级黄金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针对黄金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对矿山顶板、废石堆、尾矿库、炸药库、氰化钠库、井巷通风、采空区和重大设备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管理,抓好隐患排查,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对于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没有通过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的,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经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坚决依法予以关闭。
  (七)健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根据黄金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的需要,建立、修订、完善技术和产品标准,进一步做好能耗、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标准的制订。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实现国际国内标准接轨和双向转化。

省黄金管理局          
   2013年3月11日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