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抗战英雄谱】宋铁岩:投笔从戎为家国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信息来源:人民网
【 字体: 】  【打印文章】

  白山黑水间,曾回荡着辽宁儿女抗击日寇的雄壮号角。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起点和东北抗联的重要活动区域,辽宁这片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不朽的抗争记忆。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辽宁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杨靖宇率部在辽东边区建立抗日根据地,用草根树皮充饥仍死守阵地;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在凤城、岫岩一带屡创歼敌奇迹;无数矿工、农民自发组建抗日武装,以土枪、大刀对抗侵略者。抚顺平顶山惨案中,手无寸铁的百姓用生命诠释不屈;鞍钢工人破坏机器,让敌人的工业掠夺屡屡受挫。

  十四年浴血,辽宁不仅是抗联的物资补给地,也是游击战争的主战场之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英雄的鲜血;这里的每一段历史,都镌刻着辽宁人民对民族独立的执着坚守。

  今日回望英雄谱,我们铭记的不仅是硝烟中的牺牲,更是辽宁大地孕育的抗争精神——这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骨气和脊梁

宋铁岩

宋铁岩

宋铁岩,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创建人之一。

1931年春,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仍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他具有较好的文学素养,经常发表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政论文章,抨击时弊,唤醒民众,因此他在同学中享有较高的威信,被选为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和北平大学生联合会理事。

“九一八事变”激起宋铁岩满腔愤怒,根据党的部署,他积极带领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0月,北平学生组成赴南京请愿代表团,宋铁岩是代表团主要领导成员之一。代表团到达南京后,国民党政府非但不答应爱国学生的正义要求,反而对学生开枪镇压,宋铁岩等数百名学生代表被捕。在狱中他临危不惧,毫不妥协,庄重声明:爱国无罪!为鼓舞难友斗志,抒发感情,他写下了抗日救国的诗篇《前进》:“前进!前进!高举着反抗的大旗,杀向那日本帝国主义。用鲜红的热血,森白的腭骨,创造未来的世界……”

1932年出狱后,受党派遣,宋铁岩与其舅父,共产党员曹国安一起回东北奔赴抗日斗争前线。

1934年4月,宋铁岩被推选为由17支抗日武装组成的江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的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在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他又当选为中共南满特委委员,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他经常与军长兼政委杨靖宇、南满特委书记李东光等人一起筹划在南满地区开展党的工作、发展抗日武装斗争、加强部队政治思想教育等重大事宜,提高部队军政素质。

1936年7月,宋铁岩任抗联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并当选为由东、南满党组织合并成立的中共南满省委委员。宋铁岩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又善于做思想教育和宣传鼓动工作,把部队的政治生活搞得朝气蓬勃,成为杨靖宇将军的得力助手。在他的积极工作下,第一军各部都建立了党、团组织,配有专职政工干部,注重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他还重视部队的文化生活,为提高指战员的政治和文化水平,亲自编写政治教材和文化课本,并亲自讲课辅导部队休整和逢年过节,还组织演唱文艺节目,活跃部队生活,有时同地方群众举行联欢活动,加强军民团结。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军编印了许多传单、小报,如《民众反日报》《东边道反日报》《红五月革命斗争口号》《给满洲国士兵及抗的信》等等,部队每到一地他都带领政工人员把事先准备好的传单、标语、一发张贴出去,使人民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号召广大群众投入反日救国运动中来。

一位抗联老战士回忆说:宋铁岩虽然是个大学生,但一点也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他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总把战士当作小兄弟对待,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铁主任”。

宋铁岩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政工干部,也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同情杨宇一起南征北战,进行了多次战斗,有勇有谋,善于发动政治攻势,分化敌军,很受杨靖宇将军的器重。1936年夏,为加强第一军西征部队的领导,军部派宋铁岩挂帅。他率西征主力部队从和尚帽子密营出发,开始西征。回师途中,宋铁岩率兵与尾随而来的敌军进行激战。就如杨靖宇在《西征胜利歌》中赞颂的那样,“摩天高岭一场大战,惊碎敌人胆,盔甲枪弹胜利缴获,齐奏凯歌还……”但此时身患肺病的宋铁岩病情加剧,被送回和尚帽子密营休养。

1937年2月11日拂晓,日伪军“讨伐”队突然包围了和尚帽子密营。宋铁岩临危不惧,带领身边战士边打边撤,战斗中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8岁。

责任编辑:张艳君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