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推动科研成果融入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手机使用久了会发烫、卡顿,这是因为芯片的性能会随着温度发生改变。瞄准痛点,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团队研发出温控芯片,并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

  2021年,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温控芯片这一科研成果以专利作价入股的方式实现落地转化。“短短几年间,我们成长很快,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孙东明说。

  “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融入‘产业链’,需要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沈阳市科技局局长李莹介绍,近年来,沈阳实施“数量做大、质量做优、产业做强、生态做好”4项行动,持续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今年上半年,沈阳新增科技型企业3618家,全市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28936家。

  引“活水”、勤浇灌。沈阳着力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今年上半年共撬动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融资超15亿元,其中服务瞪羚企业23家。

  抓创新、提能力。沈阳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全市由企业主导建设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达46家、实质性产学研联盟325家、新型研发机构115家。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7日 11 版)

责任编辑:张艳君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