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上会记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信息来源:新华网
【 字体: 】  【打印文章】

  新华网沈阳7月13日电(记者武江民)早晨8点,68岁的赵和平仔细抚平衬衫褶皱,和老伴把印有“赵菽大米”字样的稻米装车,从于洪区平罗街道万金村出发,横跨大半个沈阳赶往沈阳国际会展中心。

  12到14日,在沈阳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有来自全国4000多个企业,2万多人参会。作为沈阳本地种粮大户,赵和平的展位被安排在沈阳好粮油展区的一角。

  赵和平在展台前。新华社记者武江民 摄

  “这不赵叔嘛,合个影呗”“我刷到您的短视频了”“赵叔,您家米是挺香”……展馆里,来往的客商频频认出赵和平。这得益于去年11月一条意外走红的短视频。镜头里,朴实的赵和平捧着沉甸甸的稻穗:“这是咱村的蟹田稻米,香!”一夜之间,赵叔的电话就被经销商打爆了。

  拉着记者的手,赵和平细数这半年多来的变化。2024年水稻合作社销量大涨,共卖掉50万公斤大米。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还注册了“赵菽大米”品牌。“以前卖粮靠粮贩上门收,现在我们的大米,直接对接商超和电商平台。”赵和平说。

  本届粮食交易大会聚焦粮食流通,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粮食加工转型升级是应有之义。赵和平种了半辈子地,不懂得怎么做大产业,一心想把粮食卖个好价。2011年,他成立了水稻合作社,经过13年发展,合作社成员扩展至13家,种植面积由300余亩扩大至3000余亩。他还将自家大米对接当地的米业公司,延长产业链,从卖“原粮”向“卖产品”转变。

  赵和平的故事,是沈阳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粮食产量超过400万吨的农业大市,沈阳市发展稻米、蔬菜、畜牧、渔业、花卉五大优势农业产业链,涌现了新民大白菜、辽中鲫鱼等近500个“两品一标”产品和66个省级知名品牌农产品。

  在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赵和平一直没闲着,挤在吉林展区前品尝大米,听安徽的粮机企业介绍最新的碾米机,追着沈阳农业大学的老师咨询水稻新品种。

  赵和平在参观其他展区的先进粮机设备。新华社记者武江民 摄

  “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赵和平说,如今,他的合作社已带动周边5个行政村发展订单农业,形成2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6人,户均增收2.3万元。

责任编辑:张艳君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