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多地探索“一地两茬”种植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信息来源:新华网
【 字体: 】  【打印文章】

  前面收麦、后面种豆,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老虎村,500亩“麦豆两茬”地块迎来夏收。粮油作物种植实现一地两茬、一年两熟,这对东北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个新鲜事。

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收割机在收获小麦。(受访者供图)

  受气候条件限制,东北地区多数粮油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要想一年两熟,不仅得抢种抢收,更要把好科技关。

  “经过10年攻关,我们选育出‘辽春18号’小麦新品种,它的收获期比传统小麦品种要提前10天,为第二茬播种大葱、萝卜、白菜等蔬菜,以及大豆、高粱、谷子等作物赢得时间。”辽宁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葛维德说。

  记者在老虎村抢收现场看到,两台大型小麦收割机隆隆驶过,后面的智能化大豆播种机随即跟上。刚刚收割的麦田,不用旋地、翻地和整地,直接就能播种大豆。

  站在田埂上,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曹友文一边指挥农机,一边笑着解释:“这是‘麦茬还田,免耕播种’种植新模式,我们在原小麦的垄沟上播种大豆,合理防控病虫害,不仅节省时间,麦茬还田还能让土地越种越肥。”

  “麦豆两茬”种植模式从2024年开始试验后,今年已在彰武县推广种植1.1万亩。“这种模式对生态有益。”曹友文介绍,彰武地区由于靠近科尔沁沙地,耕地沙化程度较高。“麦豆两茬”种植模式的推广,能够做到四季留茬,有效减少风沙侵蚀,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7月7日,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播种机在播种大豆。(受访者供图)

  “麦豆两茬”种植模式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既落实了国家扩种油料作物战略,又探索出“高效轮作+绿色增收”的新路径。葛维德说,“麦豆两茬”种植模式在辽宁推广面积不算大,但示范作用强,更多“一年两熟”的种植新模式正在多地由点及面推广开来。

  7月8日,在铁岭县蔡牛镇张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两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机器轰隆作响,一簇簇麦穗被卷入收割机,切割、剥壳、脱粒,颗颗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满目金黄。

  “合作社去年开始试种春小麦,效益很好。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面积,眼下500亩小麦迎来了丰收,亩产可达750斤。”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介绍,两茬作物一亩地可收入1600多元,效益十分可观。

  在铁岭调兵山市晓明镇前后屯村,春小麦刚刚迎来收获。“我们种植的春小麦是辽宁省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这些品种亩产可达到800斤左右,每亩产量比普通品种高50至100斤。”前后屯村党总支书记杜振江粗略估算,麦豆两茬轮作比单纯种植玉米亩均收益能增加200元以上。

  在鞍山海城市南台镇,种植大户闫大雷所在合作社种植的水飞蓟已经进入收获期。每年3月开始种植水飞蓟,7月上旬收获,下茬种黄豆。同一块地一年种植两种作物,实现了两次收获。闫大雷说,自从开始种植水飞蓟和大豆,不仅收益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大大提升。目前,南台镇水飞蓟种植规模已达3.1万亩。(记者武江民)

责任编辑:张艳君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