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3轮座谈会,10余场对接,这是中国科协2025年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团最近日程表的一部分。
8月18日,与丹东市党政领导举行座谈会;21日,与丹东草莓种植企业、协会就我国草莓产业基本情况、问题与思考进行交流;21日,面对50余家丹东企业的创新需求、技术瓶颈,院士专家团队结合国际科技前沿与产业实践,逐一回应、精准献策。
在这3轮关乎丹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座谈会中,20余位院士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为丹东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一场场高端智力与地方产业的深度对话精彩上演。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建议欣时代生物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深度合作研发新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主动提出与丹东汽车行业建立交流机制,助力材料强度与轻量化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祥宝针对通博电器的树脂基复合材料难题提出合作方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张运涛就丹东草莓新品种引进表态全力支持和配合……
牢牢把握这次专家云集的难逢良机,最大限度吸取借鉴诸多业界泰斗的创新观点,充分对接专家及其团队所关联的创新成果、革新项目,丹东市从党委政府到龙头企业,再到产业协会,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追星”,超过500余名党政干部、企业负责人与专家或是其科研团队建立联系、对接需求乃至达成合作意向。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这次院士专家国情考察丹东行,带来的不仅是产业、项目的互通合作,更是带动丹东广大干部、企业家观念更新、思维转换,积蓄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这样集中与顶尖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太宝贵了!”孔雀表业执行总裁杨威难掩激动,长期困扰企业的高废品率工艺难题,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交流后已初步形成解决方案,并就后续进一步合作达成共识。
让顶尖专家“来”,只是一个起点,让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是发展关键。这一点,丹东已有深厚积累。
去年年底,受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邀约,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团队深入丹东多家食品企业开展调研,校地双方共同梳理科技成果126项、企业技术需求90项,促成多项产学研合作落地。今年,潘一山、毛景文等院士也相继偕团队走进丹东,为产业创新注入顶尖智慧。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紧紧围绕国家所需、丹东所长,借力高端“智库”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年多来,丹东已邀请26位院士来丹,签订合作协议12项,转化科技成果24项,突破核心技术11项,新增产值超3亿元。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