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血脉生生不息,英雄精神代代相传。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辽宁的“六地”底蕴,铸就了这片黑土地深沉而辉煌的红色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辽宁的红色传承。2018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先后走进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与辽沈战役纪念馆。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雷锋的精神和做法,将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殷殷嘱托,重若千钧。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厚重历史,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的时代价值,辽宁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将“六地”文化标识打造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让红色精神浸润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活。
创新展陈重现红色历史
“太震撼了!不再是隔着玻璃看文物,像是直接走进了历史现场!”9月23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景画馆内,沈阳大学生王磊在光影交错间感受穿越炮火封锁线的艰险。暖黄色灯光下,巨幅画卷徐徐展开,声光电精准烘托,将人瞬间拉回硝烟弥漫的战场。
战斗炮火耳边轰鸣,冲锋身影近在咫尺。革命岁月不仅是书页间的记述,还是一段可观、可感、可触的时空旅程。辽沈战役纪念馆综合运用全景化复原、动态视频、互动屏幕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陈列的静默,让参观者与历史“零距离”对话。
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一场关于“精神的接力”通过创新展陈,变得同样真切动人。
“1958年,雷锋被分配到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成为推土机手。身材瘦小的雷锋主动放弃小车,非要开‘斯大林80号’重型推土机——就为了多干活、多产煤……”讲解员刘思岚话音刚落,游客们便不约而同地向前凑近,目光被《爱岗敬业的推土机手》组合场景里的实景动画吸引——雷锋驾驶推土机的影像在眼前流转,仿佛能听见当年机器的轰鸣。
“展陈升级就是要让精神可感可知!”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时晓云介绍,全面升级后的纪念馆一层重点展现雷锋的成长历程与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二层则系统梳理全国学雷锋活动的起源与发展,参观环境智能化程度更高,互动参与性深度增强。
让历史可感可知的最终目的,是将精神种子植入年轻心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一群“小讲解员”正声情并茂地为同龄人讲述梁士英舍身炸地堡的事迹。馆长刘晓光介绍,馆内不仅打造了“红色日历”“辽沈趣课堂”等品牌社教研学活动,开发了“辽沈丰碑 红色传承”“辽沈战役红色文物故事会”等专题思政课,还联合教育部门编写了《红色记忆 薪火相传》系列读本,推动红色教育走进课堂、融入成长,“每年数百场活动,覆盖数万人次,希望将‘红色种子’真正种在孩子们心里。”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以童声传心声,“雷锋精神小小讲解员”团队在册志愿者已达348人,年均讲解超620场。来自望花区雷锋第二小学的施胤舟在成为小志愿者后深有感触:“雷锋做的都是平凡小事,每个人都能学、都能做,关键是能不能像雷锋那样,时刻把他人装在心中。”
从辽沈战役纪念馆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从战场烽火到精神丰碑,走进辽宁的红色场馆,科技重现历史,体验激活记忆,红色文化正以更鲜活、更贴近的方式,浸润百姓心田。
红色基因刻入城市肌理
红色精神的生命力,更在于走出场馆,融入日常。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组织的“红色足迹”研学中,配水池战斗遗址迎来锦州中学高一学生的“移动思政课”。学生李悦感叹:“沿着先辈的战斗路线行走,亲手触摸弹痕累累的墙壁,历史的震撼远比课本更深刻。”与此同时,纪念馆发起的“传承红色基因 宣讲辽沈故事”活动,吸引全国大中小学学生及海外留学生千余人参与,相关内容点击量突破300万次。
“雷锋!”“到!”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雷锋入列式”上,2000余名青年学子的齐声应答铿锵震耳。抚顺以“雷锋+N”为核心,构建起可感知、可实践的现实育人平台,并向全国600余所高校发出邀请,让沉浸式学习成为雷锋精神传承新路径。
超越场馆的,还有情感的接续与历史的回响。辽沈战役纪念馆国内首创的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已为近8000位有名烈士确认安葬地,帮助近400个家庭与烈士“重逢”。“为烈士寻亲,不只是帮英烈‘回家’、为家属解牵挂,更是对历史的深情回应,对革命精神的鲜活传承。”刘晓光说。
从一段段感人故事,到整座城市的集体记忆,锦州这座“英雄城市”已将红色基因刻入城市肌理。一条串联辽沈战役纪念馆、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旧址、配水池战斗遗址等地的红色旅游线路,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追寻英雄足迹。
在“雷锋城”抚顺,雷锋精神融入街巷烟火,浸润日常点滴——十大类100个特色项目,串联起雷锋事迹寻访、工业重镇体验、乡村振兴实践等主题线路:在雷锋社区,大学生凝视便民服务牌,感叹“为民服务就是把小事做到群众心坎里”;在雷锋供电所,学子听完电力工人的坚守故事,默默写下“要把这份敬业装进行囊”;在雷锋战友乔安山家的炕头,青年们围坐倾听,记录的笔久久不愿停下……截至目前,抚顺已累计接待277所大中小学师生超20万人次。
从走出场馆的沉浸体验,到融入日常的行动自觉;从复刻历史场景,到铸就城市灵魂,辽宁以全方位探索,将殷切嘱托化作生动实践。在这片曾被热血浸染的土地上,红色基因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