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众合唱展演现场。
8月30日晚,辽宁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众合唱展演在东北大学刘长春体育馆举行。
凯歌铿锵,颂扬抗日先烈;旋律激昂,奏响决胜乐章。来自全省14个市、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及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的32支合唱队伍,用嘹亮歌声唱出根植心中的爱国深情,唱出辽沈儿女勇于争先、决战决胜的坚定信念。
铭记历史激励后人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辽沈大地曾见证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80年过去,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远铭记。
“每一年的9月18日,我都会教孩子们唱《松花江上》。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葫芦岛市绥中县利伟实验中学音乐教师张鼎参加了《松花江上》的演出。他说,今年的9月18日还会像往年一样,教给学生们这些爱国歌曲,让不朽的旋律激扬孩子们内心的爱国情。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露营之歌》描写了东北抗日联军战士们在白山黑水间的烽火岁月,展现出不畏艰险、誓死报国的精神。
“我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我会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李兆麟的扮演者孙可阳告诉记者,战士们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是激励他克服一切困难的宝贵精神财富。
合唱展演以“胜利与和平”为主题,共分“烽火岁月”“铁血忠魂”“中流砥柱”“和平颂歌”四个篇章,再现中国人民14年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每当旋律响起,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一代东大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和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东北大学学生蔡瑾睿、苗羽禾与同学一起演唱《五月的鲜花》。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师生表现出的爱国精神,直到今天仍被师生传唱。“一唱起这首歌,就好像看到当年爱国青年学生站在同一片土地上,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同学们说,这次表演就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激励大家共同书写新时代东大人的报国篇章。
一首首歌曲耳熟能详,可歌曲背后的英雄故事,即使被传颂过千万遍,仍带来直抵人心的震撼。
“唱《松花江上》,工友们都红着眼圈,等唱到《义勇军进行曲》,别提多扬眉吐气了!感觉汗毛孔都张开了,非常激动、振奋!”邱磊是辽宁能源集团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小康煤矿的一名工人,他说,自己和工友们最喜欢唱《义勇军进行曲》和《阔步新时代》,“唱的时候就感觉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唱得心里敞亮,也更有劲儿。”工友们说,要用自己的努力,把祖国、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今年83岁的王瑾是年龄最大的群众演员,她和所在的红星合唱团大部分成员一样,都是退役军人。每唱起这些歌,她都有种别样的感慨:“我们参与和见证着祖国的发展变化,未来会继续用歌声传递我们对祖国的爱,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凝心聚力决战决胜
旋律百转千回,转眼日月新天。
展演曲目不仅向英雄致敬,也礼赞和平、歌颂振兴。
“继续以奋斗为笔,书写蓝天梦想!”现场观看演出后,航空工业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深受鼓舞。沈飞公司团委今年共组建“罗阳青年突击队”90余支,解决各类生产技术质量问题百余项。公司广大团员青年参与突击攻坚任务的热情空前高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传承航空报国的精神,以青春之我,铸大国之器。”突击队成员张振邦表示,突击队将始终以罗阳同志为榜样,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国劳动模范、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平总装车间焊工张腾蛟观看演出后倍感振奋。作为产业工人,他一直深深扎根在重大装备国产化的主战场。“我们生产制造的长输管线压缩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完全量产,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为国家的能源大动脉注入强劲动力。”未来,他们将继续制造更多更好的大国重器,以更大担当和作为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
纪念伟大胜利,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演出传递的磅礴力量,对我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责任的重温。”辽水集团辽宁润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蓝通工程分公司副经理邓俊表示,作为辽水集团一员,要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强化抢修队伍建设,强化应急响应与抢修水平,以过硬素质,扎实本领保障城市供水生命线安全稳定运行,为辽宁全面振兴作出新贡献。
硝烟散去,精神永存!
动人的音符谱写出踔厉奋发的旋律,非凡的成就激发向上的青春力量。
“一想到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赴汤蹈火,我就深受触动,更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公安厅民警杨震霆去年刚走上工作岗位,光荣地成为公安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参加此次展演,他更真切地体会到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将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忠诚履职尽责,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把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
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表演专业学生李雨桐说,要把对历史的铭记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钻研知识,在实践中锤炼本领,用奋斗之姿书写青春华章,让东北抗联战士们的英雄故事通过艺术的形式更好地被传颂。
牢记先辈丰功伟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全省上下正以勇于争先的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