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坐冷板凳 啃下硬骨头
——葫芦岛市着眼长远高质量推进大项目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火热8月,葫芦岛兴城市徐大堡镇,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4台核电机组一字排开,两万余名工人正加紧施工。“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4年多了。明年下半年首台机组投产,之后每隔10个月有一台机组投产,每年递增产值30余亿元。”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祝三介绍。

  每台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产,均历时5年多。近四年来,葫芦岛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翻番增长,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却不见大变化,原因正在于此。这也不禁让人感慨——高质量谋划、推进大型工业项目,必须有耐得住“寂寞”的定力和接续奋斗、苦干实干的毅力。

  “寂寞”背后是定力

  “这样的‘寂寞’,越多越好。”葫芦岛一些干部说。葫芦岛近些年的发展历程,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大型工业项目对发展的推动力。

  葫芦岛建市之初,经济总量排在全省中游,因为当时有锦西石化、葫芦岛有色、渤海造船、锦化等大型工业企业,还有建设中的锦天化、绥中电厂等大项目。之后,这里少有大型工业项目成功投产,杨家杖子和南票矿区还相继发生了资源枯竭的情况,地方经济发展排名日渐下滑。

  痛定思痛。葫芦岛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就好比人体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高度。

  工业经济没有突破,就难有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但是上马突破性的大项目,存在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短则两三年,长则十余年。好多大项目,需要几届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才能完成。

  “短平快”的项目,立竿见影,任期内就能见到效益。但是,工业基础建设需要长期投入,方能厚积薄发。

  是选择短期舒适与眼前利益,还是选择甘坐经年“冷板凳”,啃下大项目“硬骨头”?葫芦岛市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的徐大堡核电项目,就是几届党委、政府接力栽的树。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更让我们下定决心,继续卧薪尝胆努力‘栽树’,让葫芦岛经济在未来上高台。”葫芦岛市委主要领导表示。

  大项目的长期配套服务投入,时常考验着一个地区甘坐冷板凳的意志。财力较弱的葫芦岛,在勒紧腰带、集中资源做好大项目保障的同时,在社会民生方面,坚决放弃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只办雪中送炭的实事。近几年,葫芦岛最大的民生工程就是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这个工程把成绩都埋藏在看不见的地下,其“里子”重过“面子”的内涵,与甘坐冷板凳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耐得住寂寞的定力、韧性,超越任期的情怀、担当,逐渐成为葫芦岛人的新特质。

  “速度”背后是温度

  与“短平快”项目相比,越是建设周期长的大项目,越考验地方的营商环境,越需要地方扎实练好营商环境建设基本功。就像跑“马拉松”那样,时时刻刻都不能马虎,一直得保持时不我待的紧张劲。

  招商过程中,葫芦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吃“闭门羹”。每次,他们都端正心态,毫不气馁,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至用真诚感动对方。“葫芦岛的同志们志存高远的精神特质,让我肃然起敬,更坚定了我的投资信心。”客商签约时发自肺腑地说。

  “以前都是我们催,等地方审批;而在葫芦岛,却是当地把所有手续提前办完,等着我们往下走。”国网新源辽宁兴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负责人说,“我们和另一个邻近大项目的172户征地拆迁与土地手续办理,用时不到50天,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7个月!”这个投资82.57亿元的大项目,因此节约了建设时间,葫芦岛的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也越来越响亮。连续几年,葫芦岛均在寒冷冬月集中开展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百日攻坚”。怀着“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责任感,市县各级主要领导加密调度频次,现场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确保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如今,葫芦岛市的党员干部习惯了项目攻坚这个做法,从“百日攻坚”到全年攻坚,攻坚已成为自觉。近几年来,葫芦岛每个重点项目均有一个县级以上领导牵头的服务保障“专班”,每年有300余个新建项目按时开工。“每天,我都要打几十个电话,全是沟通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突发问题。”葫芦岛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说。

  “葫芦岛速度”越跑越快。投资100亿元的中国中化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项目,在相关部门倒排工期、并联审批等全力服务下,30天完成了土地规划流程审批,20天完成了能评批复,15天完成了环评及安评批复,实现项目“交地即交证”,均创全国同类同等规模项目审批时间最短纪录。这个项目,一期工程目前已经投产,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50亿元。

  全力以赴、只争朝夕的服务体现在各个环节的细节中。即将投产的徐大堡核电站,需要引进外地的一名高级核电操纵员,其是核电系统的紧缺人才。一名高级操纵员需要培训8年至10年、通过多级严苛考验才能上岗,素有“黄金人”之称,意思是其价值超过与其体重相等的黄金。助力徐大堡核电项目人才引进,葫芦岛兴城市专门出台紧缺人才家属对等安置政策,让人才在当地安心发展。

  带着至诚之心,千名葫芦岛招商干部走南闯北,让项目建设量质齐升。今年,葫芦岛市实施重点项目670个,总投资2710.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达到252个。

  在全市最偏远的建昌县,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型工业项目也不再鲜见。投资逾20亿元的中兴玄武岩纤维制品、15亿元的脱硫石膏纤维等8个工业项目,均将在两年后达产,届时年创产值近60亿元、税收近10亿元。

  上半年,葫芦岛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名列全省前茅,其中工业的贡献率高达64.2%。

  “结果”之前是深耕

  埋头深耕的回报,是板凳逐渐被焐热。近几年,葫芦岛悄然崛起了八大产业集群,实体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成绩是大项目带来的。这些项目如同“旗帜”,以技术先进、资本密集、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等特点,一落地便吸引上下游中小企业纷至沓来,形成“参天大树”与“茂密灌木”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森林。

  借助徐大堡核电站,葫芦岛发挥区位优势,接力引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葫芦岛基地项目,在核工业产业化之路上不断发力。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招商助力下,多个高校院所的大科学装置和涉核项目预选葫芦岛,放射性药物新型研发机构项目签约,中广核等十余个项目陆续落地,“料、堆、素、器、药、园”等核关联产业蓄势待发。

  目前,中国中化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项目一期投产,锦西石化“油头化尾”技术改造步入纵深。在葫芦岛经济开发区、打渔山经济开发区、葫芦岛高新区的3座化工园区里,云集着投资均超10亿元的心连心百万吨生态肥、维多新材料和年产值50亿元的先达农业等重点项目。近50户规模以上石化企业组成的芳烃、烯烃产业链、氯碱产业链、医药产业链、化肥产业链、农化产业链齐头并进,千亿级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告别“一煤独大”,追逐无限“风光”。近几年,南票区的风电、光伏项目数量,占到了葫芦岛市的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资源枯竭的南票转型发展提速,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4%、18.4%。核电、储能电站项目牵动全市风光火核储一体化发展,中核、中船、大唐等央企规划的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超1600亿元,葫芦岛500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开工进入倒计时的投资27亿元博骏锌基新材料项目,投产后将年创产值48亿元。锌铅铜钼四条产业链同步发力,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做“链主”,500亿级有色冶金产业集群建设势头强劲。

  山海关外,投资近35亿元的中船风电绥中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正酣,达产后将年创产值66亿元、纳税6亿元。船舶机械、泳装、海洋渔业(农产品深加工)、文旅康养、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也同步呈现如火如荼之势。近三年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瞪羚企业分别增长118%、14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以20%以上的增长率逐年攀升,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甘坐冷板凳,默默苦练功,葫芦岛成功啃下一个个“硬骨头”,突破一个又一个瓶颈。今年春天,投资12亿元的中海油20-2天然气分离厂迁建项目开工建设,一举解决了困扰龙湾中央商务区发展的多年难题。与此同时,被积年债务压得喘不过气的绥中东戴河新区,历史遗留问题也在省、市帮助下得到彻底解决,实现轻装上阵。投资10亿元的易快算力中心等十余个大中型项目迅速落地,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根基深,动能强。在‘十四五’打好的工业基础上,‘十五五’时期,葫芦岛经济有望一年上一个新台阶,迈向持续振兴。”葫芦岛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

责任编辑:白云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