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2005年的这一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次提出。这十字箴言,凝聚起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广泛共识与行动自觉,一幅以生态文明为底色的时代长卷于山河间磅礴展开。
在“两山”理念引领下,辽沈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卷就在绿水青山间,答案更在群众心中。
绿富同兴筑牢“金山”绿色根基
“之前就想着把环境恢复好,让百姓生活好,没想到能吸引这么多人来打卡!”初秋,站在锦州凌海市的一处观景平台上,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张文清感叹。近望,游客争相拍照,冀H、冀D、冀E、鲁H等外地牌照的汽车排起长队。远眺,红滩绿苇美不胜收,时不时飞来的鸟儿,又为这美景增添了几分灵动。
这里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是大小凌河入海口,也是离北京最近的红海滩。别看现在这么美,以前可不这样。多年来,受围海养殖、向海索地等开发活动影响,这片滨海湿地面积大幅萎缩,潮沟淤塞、水质恶化,滨海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骤降。
“2022年,我们启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以退养还湿为核心,清退养殖池1181公顷,疏通潮沟7684米,恢复盐沼植被1597公顷,重建‘河—海—湿地’生态循环。”张文清介绍,修复的过程中,依据本地水文条件,优选了本地生翅碱蓬、芦苇等耐盐植物种植,“潮沟疏通了,海水涌进来,受到滋润的碱蓬草迅速生长,形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红海滩。”
修复不仅提高了湿地“颜值”,还带来意外收获。随着生态日益变好,越来越多的鸟儿来此栖息,这里已成为观鸟好去处,入选自然资源部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如今,湿地观鸟栈道、科普基地已成为网红打卡点,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收入大幅增长。
“绿水”长流,还要让“青山”常在。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让绿色家底越来越厚。2023年8月,我省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如今已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绕阳河源头处,两张照片让记者惊讶不已。一张照片中,颜色深浅不一的褐色岩石裸露着,周围只有星星点点的绿色;另一张照片中,原本褐色的地方被成片的绿色覆盖,原本绿色的地方植被变得更加茂盛。这两张照片是绕阳河源头治理前后对比图。“启动植被恢复工程后,我们以科学造林为核心,构建起多层次生态防护体系,因地制宜配置彰武松、桧柏等固土保水树种,黄波椤、紫椴等珍贵树种,以及文冠果、山杏等经济林种,形成兼具生态防护功能与景观价值的立体植被群落,真正实现‘造一片林、绿一方土、护一河水’的目标。”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周家店林场场长王树建介绍。
锦州湿地的生态蝶变和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战绩是我省持续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底色。全省全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完成营造林993万亩,草原生态修复228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超35.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68.53%。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96457公顷,治理历史遗留矿山面积30333.33公顷、生产矿山面积4235公顷,修复海洋岸线30.3公里、滨海湿地2690.75公顷。
绿产融合释放深藏的生态红利
2024年,我省大连蛇岛—老铁山、丹东鸭绿江口两处候鸟栖息地成功申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东北地区无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今年,大连老虎滩——棒棰岛岸段、大连星海湾岸段、营口白沙湾、葫芦岛止锚湾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海湾名单,新建绿色矿山3家,全省绿色矿山总量达417家,居全国第二位。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绿水青山既有颜值,也有价值。多年来,我省积极探索“两山”理念的转化路径,让生态资源变发展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是我省林草工作的重点。目前,桓仁满族自治县发展以山参为主的中草药材保护面积累计达65.5万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山参保护地,被誉为“中国山参之乡”“中国山参名县”。许多年来,伴随发展理念的改变,桓仁百姓的经营意识也在变化,从最初的卖人参,变成了现在的“卖人参+风景+文化”,桓仁县也荣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我觉得自己既是‘两山’理念的践行者,更是受益人。”刘厚坤是桓仁县本土企业辽宁参中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说,当初自己返乡创业,就是受到这一理念的启迪,“我们桓仁是全省最‘绿’的地方,森林覆盖率近8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这样的美景成就了桓仁山参,为什么不让更多人看到呢?”
循着这一思路,如今的参中堂已经打造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同时衍生发展野山参相关的文旅、文化、文创等内容。“老辈人上山采参都叫‘放山’,现在我们发扬这一传统,在每年7月到9月开展‘放山文化节’,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采参,今年已经迎来一万多名游客了。”刘厚坤表示,多种形式的经营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收益,也带动了周边参农增收致富,并让更多人了解了本溪,认识了桓仁。去年,企业实现产值近8000万元,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践行“两山”理念的同时,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悄然形成。走进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的生态园,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绝对不会把它和烟尘四起的采矿厂联系起来。但这里,却曾是亚洲最深露天铁矿—大孤山铁矿的排岩场和尾矿库。
多年前,鞍钢矿业启动实施矿山复垦绿化工程,在修复的过程中推进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同时,建立采场矿坑水利用系统,实现废水利用共享化,目前,这套系统年节约选矿用水90万立方米,让采场水资源得以综合利用。这些举措在治理矿山的同时,也无形中帮助鞍钢矿业形成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生态园自2023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以来,已实现经济效益约200万元。通过持续治理,当前生态园的植被碳储量为0.9万吨,所在的大孤山植被碳储量为6.5万吨,为铁矿石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碳交易基础,生态财富持续转化为物质财富。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如今的辽沈大地,林海叠翠、碧波荡漾,“两山”理念正在这里结出累累硕果,铺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振兴画卷。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