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已累计形成陆域面积19.15平方公里
“海上筑岛”多个关键节点提前完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夏日炎炎,世界级海上机场建设正在火热推进。

  在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现场,上千台套机器轰鸣不息,百余辆大型运输车穿梭不停。从高处俯瞰,碧波之上,航站楼桩基础区域两级放射状轮廓已经显现。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作为我国首个海上离岸式机场、世界最大海上机场,“海上筑岛”是建设的“头号战役”。截至今年6月底,各项工程的推进速度和完成进度数据显示,这项超级海上工程创下多项建设纪录。

  “工程量还有不足5%,年底前一定圆满收官。”在填海作业区,施工人员信心十足。据介绍,目前填海工程正以日均20万立方米的速度推进,创下过单日填海26.33万立方米的施工纪录,北侧飞行区跑道区回填提前40天完工。上半年累计完成土石方回填2532万立方米,超额完成计划200万立方米,整个新机场项目已累计形成陆域面积19.15平方公里,完成工程总量的95.25%,为机场主体工程建设“铺”好了主战场。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航站楼纳泥区指廊,这是新机场6条候机指廊桩基础工程中最后一个攻坚点。”在施工现场,大连空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顾兆军介绍。纳泥区指廊目前进入真空预压阶段,意味着该区域地基已形成足够承载力。

  深层地基处理对控制地基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及差异沉降意义重大,桩基础工程是保证机场主体结构整体抗震性和耐久性的核心工程,被称为机场的“隐形脊梁”。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工程同步攻坚。

  上半年,深层地基处理工程累计完成强夯71万平方米、碎石桩2.7万根、浅层真空预压插板51.3万根、深层真空预压插板49.7万根,航站楼及楼前高架桥桩基础工程核心区1177根桩基础提前完工。项目技术人员介绍,这些桩就像超级大的“钉子”,把整个人工岛稳稳地“钉”在海底基岩上,成为新机场地面以下安全稳定、抗震耐久的“隐形脊梁”。

  “除了稳如泰山,‘一桩一勘一码’管理也都可追溯。”在深层地基处理一标段,技术人员代浩说,智能装备赋能精准施工,强夯、碾压、碎石桩、高压旋喷桩、淤泥固化、真空预压等全工艺100%数字化管控,安全管理实现“看得见、管得准”。

  航站楼是机场的“心脏”,记者了解到,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8000余张施工图、1.7万条工程量清单已审核、编制完成。“航站楼即将全面开工,年底会冲刺完成主楼地下结构的50%!”顾兆军说。

责任编辑:陈侃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