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出“一次办结”“潮前办”通关模式,确保国际物流通道高效运转
上半年辽宁口岸出入境飞机船舶等增长46.2%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7月15日14时,从俄罗斯莫斯科飞来的Y87423次货运航班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货机抵达、查验货舱、人证对照……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该机组从入境到出境的边检手续。

  对国际物流企业来说,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为确保巨量物流在国门口岸高效通关,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推出了货机“一次办结”、大型国际船舶“潮前办”通关模式,以高效通关确保国际物流通道的高效运转,为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上半年,辽宁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达4万架(艘、辆、列)次,较比去年同期增长46.2%。

  据介绍,与传统的入、出境分别办理通关手续相比,如今在口岸限定区域不超过24小时的航班可通过“一次办结”通关模式,同时完成入、出境边检手续,平均可为每架货机节省近一个小时的通关时间。对此,金鹏航空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飞机降落机场后,每小时要产生不少停场费。新举措不仅提高了货机的通关效率,还可平均为每架飞机至少节省5万元成本。

  近年来,国际物流需求井喷式增长,辽沈地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从24小时全天不断航班到往来如织的巨轮,口岸的蓬勃景象是辽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活注脚。今年2月26日,载运着30万吨原油的“瑞春”轮计划从大连港离泊。潮汐将近,“瑞春”轮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离港,就要面临大量停泊费、滞期费、船舶租金等非生产性支出费用。大连边检机关迅速启动“潮前办”通关模式,在潮汐到来前,完成了该轮的出境边防检查任务,仅滞期费就节省了25万元。

  “潮前办”是针对国际大型船舶推出的高效通关模式。传统模式下,一旦错过潮汐窗口,船舶不仅要承担长达12小时的额外停泊费用,更会引发码头作业挤港压船问题。“潮前办”模式通过前置警力、优化流程、拓展服务系列举措,实现船舶作业、人员离轮、手续办理、巡查监护等环节无缝衔接,船舶可乘潮“零延时”驶离,锚地候检船舶可适时同潮靠港,从而最大限度压缩船舶在港停泊时间,提高泊位周转效能。该模式推行以来,已为船方企业节省近300万元的船舶滞期费用。

  据了解,货机“一次办结”、大型国际船舶“潮前办”通关模式入选了今年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经验。用出入境通关手续的“减法”换取通关效率的“加法”,切实让通关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真正实现“货聚辽宁、畅达全球”。

责任编辑:白云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