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展示独特价值、丰富内涵和文化魅力
辽宁45个村将入驻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夏风拂过山野,在“京东首关”九门口水上长城的“臂弯”里,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堡子村正加快打造“公司+村民+投资商”的合作模式,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新堡子村已改造特色民宿41户,开办农家乐13家,吸引11个文化创意项目入驻,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截至目前,我省共有中国传统村落45个,省级传统村落85个。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力度,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评估,邀请专业团队指导群众对传统建筑进行合规化改造和利用。同时,开展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录入工作,目前全省45个中国传统村落基础数据已全部完成采集工作,31个村落录入情况已经市级审查通过。

  据介绍,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为国家级在线数据库,以全景漫游、三维实景、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中国传统村落的独特价值、丰富内涵和文化魅力。

  在连片保护利用方面,2022年和2023年,我省朝阳市朝阳县和葫芦岛市绥中县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目前,朝阳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已全部完成,县域内村落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实现有机结合,基础设施、避灾设施、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不断改善,村民自发保护村落的参与度和生活幸福感指数不断提高,达到预期绩效目标要求。绥中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项目受去年洪灾影响,部分项目修复建设工作被破坏,目前已经全部复工,保护工作正在逐步推进。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普查调研,建立省市县多层次、多要素镇村保护名录。起草《辽宁省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镇村历史文化保护警示退出机制,建立挂牌保护制度,加强动态监管,建立传统建筑工匠储备库,培育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对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传统建筑风格实现有机传承。将历史文化保护同美丽宜居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和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白云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