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伴着轻松舒缓的音乐,00后的养老护理员带着老人们跳起健身舞;乡村中心幼儿园的操场上,孩子们在新添置的运动器材上攀爬嬉戏……立夏时节,生机盎然的辽沈大地上,一个个民生镜头,传递出融融暖意;一张张笑脸,写满了幸福。
“一老一小”,事关千家万户,也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大事”。在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我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老有所养“夕阳”更红
每到中午,盘锦市双台子区育红社区便民食堂就开始热闹起来。“我来份土豆丝,再来份血豆腐,你俩看看来点啥?咱几个一起聚个餐。”居民张阿姨和同伴来便民食堂就餐,大家聚在一起边吃边聊。
社区内的小食堂,让老人吃上软烂可口的饭菜,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和特殊困难群体等还有五到八折的优惠。
目前,全省这样的社区食堂、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等服务机构已发展到776家,日均服务约1.5万名老年人,解决了不少高龄、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问题。
“让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吃上热乎饭,在进一步推进拓展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基础上,我省还将持续发力,科学布局老年助餐服务、培育优质品牌、加强服务监管,使每个助餐点位都能持续发挥社会效益,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老年助餐、送餐服务。”省民政厅养老促进监管处负责人说。
抚顺市71岁的低保户王秀云是一名残疾人,申请集中照护补助后,她入住了顺城区一家二星养老院,标准是每月1900元,按照政策扣除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每月还可获得补助1077元。王秀云不仅拥有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每日三餐定时供应,起居有人照料,还有专业护理人员定期为她检查身体、进行康复护理。
失能老人照护是养老的难点。为解决这个难题,省民政厅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内的中度失能以上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纳入集中照护保障范围。
政策找人,精准救助。在具体操作中,抚顺市民政局精心筛选承接服务机构,因地制宜细化实施方案,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在符合救助政策的一万余人中进行排查对接。
目前,全省2414个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5%,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2万张,为4.2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全省实现了每个县至少有一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特困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得到保障。
每天上午,沈阳市大东区仁爱畅晚养老照护之家的护理员田小红便如约来到文官街道幸福社区,为左腿骨折术后出院的李阿姨做“喘息服务”——面向长期照护对象家庭成员的服务,代替家属陪伴老人,包括做饭、照料生活起居、观察伤口情况、测量血压体温、打扫室内卫生等。截至4月底,仁爱畅晚养老照护之家已经服务1.7万余人次。
一项项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让“养老”变“享老”,托起“夕阳红”。
优质普惠“朝阳”灿烂
傍晚5时左右,王明明忙完手头的工作,来到沈阳市沈北新区教育局金沙幼儿园准备接3岁的宝宝回家。幼儿园就在家楼下,接孩子只需要五分钟,省时又方便。
王明明所在的社区人口密集,离家近的普惠幼儿园一直很“抢手”。小区里新增的这所价格实惠的“就近园”,为附近居民解决了不小的问题。“今年3月份开园第一天,就迎来了80多名小朋友。不到一个月,在园幼儿已有100多人。”园长王英媛说。
沈北新区教育局金沙幼儿园的故事,是我省学前教育不断扩充优质普惠资源的缩影。今年以来,我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所,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2659个。越来越多的家长像王明明一样亲身体会到了从“入园难”到“上好园”的跨越。
从城市到乡村,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变化看得见,实惠大家享。
大连庄河市明阳街道中心幼儿园崭新的操场上,孩子们在初夏柔和的微风中追逐嬉闹。几个小男孩把新添置的三轮车骑得飞快,不远处还有几个小朋友推着轮胎车运送材料、搭建户外积木,玩得正起劲。可在一年前,幼儿园操场还是另一种模样:斑驳的跑道、零星的器材……
依托农村学前教育补短板工程,明阳街道中心幼儿园投入近30万元,对已经15岁“高龄”的操场进行大改造。时下流行的户外坡地、大型钻洞玩具和小木屋出现在乡镇幼儿园的操场上,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更好的教育环境。
翻看今年我省办好民生实事清单,“优质公办幼儿园覆盖92%的乡镇”位列其中。把民生的“需求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我省不断扩充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截至目前,我省有优质公办中心幼儿园的乡镇达766个,占比达到90.8%。
硬件保障到位后,如何抓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答案是:强化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今年1月至5月,我省已举办学前教育送教下乡活动5场,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900人次。在给硬件“加码”的同时,我省正在一步步探索提升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质量。
“太解渴了!省里培训送到了家门口,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很有启发。”和全县学前教育教师一起参加培训的铁岭市西丰县幼儿园副园长宋娜感慨良多,“授课老师鼓励我们根据儿童特点,因地制宜提供丰富适宜的教育环境。”宋娜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自己设计的“一‘鹿’有你”研学课框架,根据所学做进一步修改。
近日,2025年辽宁省办好民生实事清单公布,关心呵护“一老一小”,条条款款尽在其中。聚焦民生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全省人民在振兴发展中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