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副处长宋健: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期,我省出台了《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今天,我们高兴邀请省林草局副局长姜生伟先生介绍解读《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
下面,首先姜生伟副局长介绍情况。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生伟:
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就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部署,强调要科学安排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
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省沙化荒漠化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制定《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于近期印发。现将方案编制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行动背景
多年来,我省持续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沙化荒漠化土地治理,实施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有效遏制了科尔沁沙地南侵,全省沙化荒漠化土地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林草资源退化、防护林体系功能下降、沙化耕地增加、生态用水短缺等实际问题依然存在,防沙治沙任务仍然繁重艰巨。
二、总体要求
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依据整体工作安排,科学量化目标任务,分阶段提出了近期目标(2025年)和远期目标(2030年)。到2030年,全面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荒漠化综合防治取得决定性进展,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高。
一是持续提升植被综合盖度。2030年现有沙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80%以上。
二是加大沙化耕地治理力度。对具备灌溉条件的沙化荒漠化耕地,农田防护林配置率2030年不低于70%;沙化耕地治理覆盖率2030年达到100%。
三是提高荒漠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2030年达到70%以上。
四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区域水土保持率目标值2030年为77.68%。10条重点河流15个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保证率不低于90%,生态水量保证率不低于75%。
五是扭转林草资源保护形势。2030年林草资源保护形势实现根本性扭转,建立完善的林草资源保护长效机制。
六是推广应用绿色惠民模式。新能源开发、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绿色惠民模式2030年得到广泛应用。
三、分区布局
行动范围为全省沙化荒漠化土地分布的9市24县(市、区),区划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攻坚区、科尔沁沙地南缘阻击区、沿海沿河沙地治理区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区等4个治理区。
一是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攻坚区。包括沈阳市、阜新市和朝阳市的康平县、阜蒙县、彰武县、建平县、北票市5个县(市)。沙化土地面积427万亩,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63.4%。主要以沙化土地全面治理为重点,实施退化林草修复、沙化耕地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实现治理全覆盖。
二是科尔沁沙地南缘阻击区。包括沈阳市、锦州市、铁岭市的法库县、新民市、黑山县、义县、昌图县5个县(市)。沙化土地面积160.50万亩,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23.9%。主要以沙化耕地治理为重点,开展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实施保护性耕作,大力营造科尔沁沙地南缘锁边林草带,阻击科尔沁沙地南侵。
三是沿海沿河沙地治理区。包括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盘锦市和葫芦岛市的辽中区、瓦房店市、台安县、盘山县、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绥中县、兴城市9个县(市、区)。主要以海防林等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退化林草修复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沿海沿河生态系统质量。
四是荒漠化综合防治区。包括朝阳市的双塔区、龙城区、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北票市、凌源市7个县(市、区,建平县、北票市与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攻坚区重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742.53万亩。加强以水土保持林草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提升植被综合盖度,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
四、重点任务
坚持全省统筹,上下联动,将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融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契机,实施植被综合盖度精准提升、沙化耕地精准治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修复、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试点示范、监测评估8大重点任务,23个项目。计划投资98亿元,完成治理总任务2400万亩,其中林草任务1800万亩。
五、保障措施
为保障行动的顺利推进,聚焦目标任务,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科技支撑等10个方面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工作机制方面,强化省级统筹,成立由省委书记和省长任双组长的防沙治沙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重大问题,推进重点工作。
在责任落实方面,坚持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省政府与沙区9市签订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将防沙治沙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跟踪督导。
在资金投入方面,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主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筹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落实好省、市、县各级投入。
在宣传引导方面,推动《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修订,完善防沙治沙政策体系。宣传防沙治沙典型,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的工作格局。
国家林草局对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高位推动,反应迅速,并作为第一个与国家林草局对接研究工作的省份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省《行动方案》创新性包含多部门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及设置植被盖度精准提升等突出体现生态修复质量的指标给予高度认可,已将我省行动方案作为省级方案样板,推介给北方13个重点沙化省份。
下一步,省防沙治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结合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统筹“三北”六期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加强资金争取、项目包装,组织督导方案落实,按照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协同推进重点任务,确保工作成效。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副处长宋健:
谢谢姜生伟副局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辽宁日报记者:
请问近年来我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哪些成效及目前面临形势如何?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生伟: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沙化荒漠化土地治理,以“三北”工程建设为抓手,实施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73万亩,荒漠化土地面积742万亩,与2004年相比,全省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51万亩、下降18%,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88万亩、下降28%,有效遏制了科尔沁沙地南侵,沙化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根据省气象局资料显示,辽西北地区生态状况持续好转,改善了沈阳都市圈大气降尘量和沙尘天气,2020年降尘量和沙尘天数与2005-2008年平均值相比,分别下降32.5%和65.4%;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植被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其中2022年全省植被生态质量达近23年来最优,充分表明我省生态环境整体呈现向好发展趋势,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当前,我省沙化荒漠化土地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林草资源退化、防护林体系功能下降、滥开垦屡禁不止、毁林毁草时有发生、沙化耕地增加、生态建设空间不足、生态用水短缺等实际问题依然存在,防沙治沙任务繁重艰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开展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中有哪些特色做法?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生伟:
一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林草、农业、水利等相关行业,多部门联动,从“单系统单要素”向“全系统全要素”,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向“统筹协同、集团作战”转变,形成治理合力,计划完成综合治理任务2400万亩。
二是不等不靠,率先启动辽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6月8日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6月9日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学习传达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不等不靠,率先启动辽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编制出台《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我省是全国第一个出台省级行动方案的省份。8月3日,国家林草局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片区座谈调研会在我省召开,标志着三大战役的正式启动。8月4日召开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议,全面部署我省防沙治沙工作,压实工作责任,省政府与沙化荒漠化地区9个市签订防沙治沙责任书。
三是转变传统营造林理念。以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目标,以林草植被综合盖度为考核指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坚持科学绿化,打破林地只能造林、草地只能种草的林、草地生态修复措施的壁垒,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初植密度,鼓励低密度造林和冠下种草,构建针阔混交和乔灌草相结合的造林模式。到2030年,计划完成林草建设任务1800万亩,现有沙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80%以上、荒漠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70%以上。推动从扩面到提质的转变,从造林向营林的转变,从浅绿向深绿的转变,进一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副处长宋健: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各位新闻发言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本场发布会的关注与支持,请大家做好本场发布会的宣传报道工作。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