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是市场环境的晴雨表、经济活力的风向标。今年前三季度,铁岭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46万户,虽受多轮疫情影响,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保持在2016年以来的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3.3万户,同比增长9.01%。
疫情束缚了许多人出行的脚步,却浇不灭创业者的热情。市场主体数量的突破增长、活力的不断增强,正是铁岭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加快释放的重要佐证。
聚焦个体工商户难点痛点
精准施策纾困解难
“国家推动建立和完善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适合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国家引导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加快数字化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国家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字号、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权利的保护力度”……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聚焦广大个体工商户反映的难点、痛点问题,明确了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登记方式,为个体工商户转让经营权,延续个体工商户成立时间、字号、商誉和相关行政许可等事项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其活跃度影响着整个市场的发展成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科科长吴会清说,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将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提高个体工商户政策知晓度。同时指导全市各级登记机构加强一线窗口人员业务培训,掌握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的文书材料要求和操作方式,准确指导个体工商户选择适当的形式申请办理经营者变更,推动改革红利真正惠及群众。
依托“一网通办”平台
推动企业登记全过程便利化
今年,依托市场主体开办“一网通办”平台,铁岭市已实现了企业登记、公章制作、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社保登记等高频开办事项线上多环节同步办理,登记效率大幅提升,全市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已压缩至0.5天以内,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实现了当场受理、当场发放。全市今年累计办理线上登记业务5.1万笔,占全市市场主体登记业务总量的97.1%,线上申领营业执照成为创业群众和市场主体的首要选择。
四季度,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名称自主申报、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住所自主申报承诺、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简易注销等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进一步优化巩固提升改革成果,不断推动市场主体登记从准入到退出全过程便利化。
简政放权持续“出招”
激活市场主体动能
以简政放权为着手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压缩各类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是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铁岭市各级职能部门以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积极落实市、县两级“证照分离”改革事项151项,通过持续推进落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要求,将“优化审批服务”类事项办理环节、材料和时限较法定要求平均压减25%、23%、68%,全市今年累计办理“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事项1.5万笔,有效解决了市场主体准入后的准营难题,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吴会清表示,年终收官的关键时期,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发挥部门牵头作用,协调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力度,结合工作实际,更新公示市、县两级“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目录,确保事项目录规定的改革方式、改革举措和监管措施落实到位,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全力以赴激发各类市场主体释放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