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民政厅近日研究制定《省民政厅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出台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制度举措,并将其融入编制实施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中,努力建成一批群众急需和关切的民生保障工程。
据了解,这一系列民生保障工程共包括提升民政大数据治理服务能力、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优化区划地名管理与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等九个方面18项内容。
例如,在提升民政大数据治理服务能力方面,辽宁省民政厅加快推进省级民政服务管理平台(金民工程)建设。2021年底建成一期工程并正式运转,“十四五”末期全省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实现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民政业务经办一体化、公共服务便捷化、服务能力开放化,更加便捷、高效地服务群众和企业。
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和章程核准、公开募捐资格审核、慈善组织认定等事项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实行网办;社会组织成立登记由60日压缩到30个工作日,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章程核准、公开募捐资格审核、慈善组织认定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社会组织网上申请事项办结后,群众最多跑一次,到现场取法人登记证书,如果申请邮寄服务,可实现“零跑动”。
在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方面,着力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从2021年起,对申请成立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不再需要有业务主管单位,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多元主体。重点培育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服务、有利于维护社区平安稳定、公益慈善类和文化体育类社区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
辽宁省民政厅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民政服务对象为中心,“出实招”优化民政保障,下大力气补齐民生短板。